以【叙事性线构插图】为目的的绘画学习日志

以叙事为最终目的,以线条刻画细节、叙事性构图为主、叙事性色彩为辅的画法。

ps:自己个人总结的喜欢的画风,本篇写的内容也全都是个人学习探索

为了达到这个画风效果具体学习过哪些内容请看另一篇以【叙事性线构插图】为目的的绘画知识库

详细解释

叙事性线构插图:以线条和构图驱动故事的绘画形式

这是一种将 “线条的表现力”“构图的叙事性” 推向极致的插画形式。色彩在这里退居二位,成为烘托氛围的辅助工具,而非塑造形体的主力。

核心特征

  1. 故事内容为主: 一切技术的终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故事内核。画面不再是技术的炫耀,而是故事的容器。
  2. 构图占比含量高: 构图不再是“安排元素”,其本身就是第一叙事语言。强烈的几何分割、巧妙的负空间、精准的视觉引导,是画面的骨架和灵魂。
  3. 以线条为主,色彩为辅 : 线条承担了定义形体、表现质感、暗示光影、传递情绪的全部重任。色彩通常用于建立色调、区分层次、营造氛围,多为平涂或有限渐变。
  4. 目的是叙事: 创作的原始驱动力是“讲述”,而不是“描绘”。
  5. 依赖故事性载体 : 通常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、环境细节和符号来承载故事,而不是直接描绘事件瞬间(例如直接画两个人打架)。

初步尝试

  1. 【叙事】 -> “一句话故事”
  2. 【构图】 -> “强制选择”
  3. 【线条】 -> “信息量线条”

第一步:一句话故事(定义叙事)

  • 做什么: 在动笔前,用一句话说清你想讲的故事。
  • 格式: 【物体】+【状态】+【情绪】
  • 例子:
    • 旧怀表 + 在被雨打湿的窗台上停止走动 + 孤独
    • 玩具士兵 + 在巨大的皮鞋旁列队 + 无畏
    • 情书 + 被揉成一团又展开 + 悔恨
  • 怎么练: 每天想5个“一句话故事”。这是最重要的肌肉训练,它保证你的画永远“有话说”。

第二步:强制选择(激活构图)

  • 做什么: 为你的“一句话故事”选择一个最强的构图公式。不要“随便画画”,必须强制二选一。
  • 选择A:几何切割(强大、戏剧性)
    • 用一个大号的、简单的几何形(三角、圆、方)去切割画面。
    • 思考: 我的故事用哪种形状最搭?稳定(方)?动荡(三角)?循环(圆)?聚焦(圆)?
  • 选择B:焦点引导(微妙、氛围感)
    • 确定一个唯一的视觉焦点(C位),用所有元素(线条、明暗)去引导观众看它。
    • 思考: 画面中哪个元素是故事的灵魂?用什么办法(汇聚线、明暗对比、框景)能把它锁死在C位?
  • 怎么练: 为你的每个“一句话故事”,同时画两个邮票大小的草图小稿(Thumbnail),一个用几何切割,一个用焦点引导

第三步:信息量线条(执行线条)

  • 做什么: 在确定的构图小稿上,思考线条的“任务”。
  • 线条的三个任务:
    1. 塑形(是什么): 用准确的线条画出结构、透视。这是基本功。
    2. 质感(摸起来怎样): 用不同的笔触(排线、点、曲折线)表现木头、金属、布料。
    3. 氛围(感觉怎样): 用线条的稳定性(平稳长线)躁动性(短促断线) 来传递情绪。
  • 怎么练: 画的时候,心里默念:“我这一笔,是在完成哪个任务?” 是让它更立体(任务1)?还是让它更有质感(任务2)?还是让它更忧郁(任务3)?

学习内容参考-1

理论素养

  1. 格式塔心理学(图形心理学):
    • 学什么: 完形原则(接近性、相似性、连续性、封闭性等)。
    • 怎么用: 你如何排列元素,观众会自动将其感知为一个整体(角色)或一个组(人群)?如何利用“封闭性”让观众脑补出完整的形状?这是你构图时操控观众潜意识的根本法则。
  2. 符号学:
    • 学什么: 能指(Signifier)与所指(Signified)。即一个图像(能指)背后约定俗成的含义(所指)。
    • 怎么用: 你画的“手表”不是一个计时工具(能指),而是“童年的纯真”、“破裂的誓言”或“传承的记忆”(所指)。你的创作就是在选择和组合符号来编码你的故事,等待观众解码。
  3. 色彩心理学:
    • 学什么: 不同色彩、色调、明度带来的普遍心理感受和文化特定含义。
    • 怎么用: 在你的“线为主,色为辅”风格中,色彩是战略性的核武器。只在一幅棕色调的、怀旧的故事里,给一个关键物品点上一点点绿色,这一点点绿色就会成为充满希望或诡异感的绝对焦点。
  4. 艺术史与哲学:
    • 学什么: 不同时代、流派的作品和理念。
    • 怎么用: 不是为了掉书袋,是为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当你想表达“疏离感”,你是否能想到爱德华·霍普?当你想表现“扭曲的心理”,你是否能参考奥地利表现主义?艺术史是一个巨大的解决方案库

技术基础

  1. 素描: 不是像素描作业那样涂调子,而是“结构素描”——用线条的轻重、虚实来表现体积和空间。这是你线稿立体感的根源。
  2. 透视: 您已掌握。它是构建可信叙事空间的基石,确保所有物体安稳地待在它们该在的地方。
  3. 解剖与质感: 学习解剖不是为了画肌肉男,是为了理解衣物下的身体如何驱动布料产生褶皱。学习质感(木纹、金属、玻璃)是为了让你的线条排得更准确,一眼就能区分出不同材质。

视觉语言

  1. 构图: 您表格中的“专项设计-叙事性构图”应提升到此处,作为视觉语言的总指挥官
  2. 光影: 在您的风格里,光影不再通过涂抹明暗来表现,而是通过线条的疏密组织(排线) 来表现。这是需要专门训练的顶级技巧。
  3. 动态设计: 即使画一个静止的物品,也要考虑其内在的动势和节奏感。一个歪倒的杯子比一个摆正的杯子更有故事。

创作思维

这是将您与其他画匠区分开来的领域。

  1. 世界观构建: 您画的“锈迹斑斑的手表”属于一个怎样的世界?是末世废土?还是蒸汽朋克?世界观的设定决定了物品的设计逻辑
  2. 隐喻设计: 这是符号学的具体实践。有意识地选择“隐喻物”和“被隐喻物”,并进行视觉上的结合。(例如:用破碎的镜子映射出一个完整但哭泣的脸)。
  3. 跨学科灵感: 从文学、电影、音乐、哲学、科学中汲取灵感。一个物理定律(如熵增)如何用视觉呈现?这是最高级的叙事。

学习内容参考-2

在B站或YouTube搜索 “Every Frame a Painting” 这个频道。看任何一集(中文字幕)。看他如何像外科医生一样解剖电影画面是如何讲故事的。这是对你大脑最好的构图叙事启蒙。

构图的艺术》(Ian Roberts)这本书的电子版或实体书。不要通读,直接看里面的图画,看他如何用简单的色块形状来构建画面力量感。这是对你“几何切割”思维的直接强化。

当你对构图有基本感觉后,唯一推荐一个付费课程:《Visual Storytelling 视觉叙事》by Iain McCaig(在Schoolism平台上)这不是教怎么画的课,是教怎么的课。Iain McCaig是业界传奇(《星球大战》概念设计师),他用最生动的方式,把“符号学”、“心理学”、“叙事学”融汇在了具体的创作中。这堂课是把所有零散知识串起来的“线”。

《构图的艺术》(The Art of Composition)by Ian Roberts这是对“构图占比含量高”理念的教材。它超越了简单的三分法,教如何用抽象的形状、值和色彩来构建有吸引力和动态的画面。实践性极强。

《视觉叙事:数字时代影视创作的语法》(Visual Storytelling: How to Speak to Your Audience Without Saying a Word)by Morgan Sandler 它从电影语言的角度剖析视觉叙事,教如何用镜头(相当于你的画框)、光影、色彩来引导情绪和讲述故事。

《框架信息: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符号学》(Framing Information: Semiotics for Artists and Designers) 直接回应对“符号学”的兴趣。它教如何有意识地使用图像、颜色和符号来传递特定信息,让“故事性载体”充满内涵。

《素描的原力》(The Force: How to Draw)by Michael Mattesi 它教的不是解剖,而是如何用“力”和“节奏”来画出生动、有活力的线条。这对于让线稿充满表现力和动感至关重要。

《安德鲁·路米斯的素描课》系列(Figure Drawing for All It’s Worth, etc.)虽然主题是人体,但其核心是教如何用简洁、概括的线条精准地捕捉形体与动态。这种简化思维适用于万物。

《想象:创造力的艺术与科学》(Imagine: How Creativity Works)by Jonah Lehrer 当感到迷茫和卡顿时,这本书能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角度给你启发,告诉你创意是如何产生的,以及如何为自己营造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环境。

《艺术家之路》(The Artist’s Way)by Julia Cameron这是一本为期12周的“创造性自我发现”工作簿。它通过“晨间笔记”等实践方法,帮你破除创作障碍,找回创作的初心与快乐,非常适合在焦虑期使用。

《叙事性插图:用画面讲故事》( Narrative Illustration: Tell a Story without Words )by 【例如在Domestika, Skillshare等平台搜索此标题】这类课程通常由活跃的插画师讲授,他们会完整展示从构思、草图到完成一幅叙事性插画的全过程

Proko 频道(YouTube/官网)虽然以解剖闻名,但Proko的课程本质是教人如何“理解”而非“复制”。他的“结构法”画人体和画物品的思维是相通的,能极大强化造型能力。

《色彩学:数字艺术家的科学与应用》( Color for Digital Artists )by 【Schoolism或CGMA等平台】“色彩为辅”需要学懂色彩的科学。这门课能在有限的用色中,做出最精准、最有效果的选择。

《Every Frame a Painting》( 每一帧都是画 )【YouTube频道(已停更,但全是精华)】 这是学习视觉叙事的圣经。频道通过拉片的方式,极致地分析了电影大师(如今敏、奉俊昊)如何用构图、剪辑、运动来讲故事。每一集都是一堂大师课。

《Sideways》( 横向 )【YouTube频道】 虽然主题是“音乐”,但它深入浅出地分析音乐如何影响情绪、构建主题、塑造人物。这种跨学科的叙事逻辑对你用视觉讲故事有极大的启发和迁移作用。

《Ahmed Aldoori》、《Sinix Design》等艺术家频道【YouTube】 观看职业艺术家是如何思考的。他们经常分享自己的创作流程、草图、以及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。这是一种“沉浸式”的学习。
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
扫一扫,分享到微信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You Found Me.

支付宝
微信